gens
The Story of Genes
《基因论》, 《物种起源》
基因的本源来自于什么
1909年 第一次提出gene
遗传
宏观概念,一般指亲代的性状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紧殖传递给后代。
基因
微观概念,也称遗传因子,一段有功能的核酸序列(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刻)。
一段一段的去看
核酸
化学表述,分为两种
脱氧核糖核酸,英文缩写即DNA; 双链
核糖核酸,英文缩写即RNA; 单链, 容易变异
1959年 进化论
1866年 孟德尔 遗传变异 (统计学 用到 生物)
1944年 摩尔根 遗传物质是DNA,而不是蛋白质
摩尔根一生都崇尚实验和事实,他通过严谨的实验方法,
逐步揭示了遗传学的基本规律。
1944年 薛定谔 物流学角度分析 生命 “负熵为食”
1953年 DNA双螺旋
普利高津 数学解释 生命 “耗散体系”
1990年 人类基因组计划 HGP —> 解密人类基因
如何吃更抗衰老
限制热量摄入 —> 改变代谢健康 —> 抗衰老
三餐不规律 —> 疾病风险增加
一天吃一顿饭,心血管疾病 80%
一天吃两顿 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10%, 全因死亡风险增加7%
一天吃三顿 or 以上的 在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风险没有差异
不吃早饭 —> 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40%
不吃午餐 —> 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2%
不吃晚餐 —> 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6%
两餐时间间隔
两餐时间间隔 低于4个半小时 —> 全因死亡风险增加
原因是
少吃1-2顿饭之后,下一顿会有更大的饥饿感
吃更多的食物 —> 短期摄入能量 —> 额外的能量负荷 —> 糖脂代谢调节, 处于一个紧急的状态
—> 代谢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升高
每一餐 都是 7,8分饱 —> 身体处理代谢能量负荷 更加从容、有条不紊
合适的热量限制 —> 激活人体某种组织保护 —> 免疫会更好 —> 降低炎症 —> 抗衰
吃饭的时候,慢慢吃
吃饭的时候,不玩手机
多吃蔬菜
自己 感觉 要饱没饱 的时候, 停止吃饭
否则 再一吃 你就多了。
运动
适当的运动 可以 降低 身体的炎症
提升免疫的最有效方式 —> 运动 + 睡觉
运动可以培养体内 特定肠道菌群
改善心情 最好的方式 运动
运动 提升 短链脂肪酸含量
吃 淀粉,水果 变成糖 单糖 葡萄糖 果糖
吃 蛋白质 变成 氨基酸
吃 脂肪 变成 脂肪酸
即便是 15分钟,都可以 产生大量的 丁酸 ( 短链脂肪酸) ,有助于 抗炎症,导致身体疼痛感降低。
健身的关键并不是 外在肌肉的脂肪率
而是 内在内脏的脂肪率
还有一个就是关节受限度
筋长一寸命长十年
提升 小肌肉 和 韧带的 灵活度
冥想
人类在不同的心情下, 代谢是会改变的
代谢的改变前提,一定是 基因表达发生了改变。
如果能够连续冥想8天 就能够使得与记忆自我意识 同理心还有压力相关的 这些大脑的区域 发生1 可测量的变化。
正念练习 也可以 提高 免疫力, 影响 端粒的长短的变化
焦虑产生:欲望 大于 能力
如何对抗:多学知识,少听道理
优先使用工具,拥抱知识
把目标转为 一个一个小的确定性